在交易所市場上,租賃資產證券化的發行規模獨占鰲頭。可是,實現“真實出表”的項目卻寥寥無幾。
中國外資協會租賃業工作委員會榮譽會長李思明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租賃公司有迫切的需求去實現“真實出表”來緩解資本約束和優化財務報表,但是,從ABS產品銷售看,資產質量本身難以確定,“風險完全轉移”將使得ABS較難獲得足額認購。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真實出表”的能力歸根結底在于融資租賃企業專業化、差異化、國際化發展模式,企業應以真實租賃業務形成租金資產的品牌效應和美譽度,給市場投資者以信心,以實現風險真實轉移。
租賃資產證券化奪魁
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1月8日,在交易所掛牌的企業資產證券化項目中,租賃資產證券化共發行172只,占比20.38%;發行金額1645.66億元,占比9.91%。無論在項目數量還是發行總額上,各基礎資產類型中排名第一的都是租賃租金。
記者了解到,資產證券化的功能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籌資,二是出表。融資租賃公司運用資產證券化開拓籌資渠道的能力已是爐火純青。不過,租賃資產證券化實現“真實出表”的案例卻很少。
李思明表示,要實現“真實出表”,需要風險資產以一個整體的概念出表,也就是說,作為劣后的租賃公司不能承擔優先級持有人的風險。從這個意義上看,實現“真實出表”的資產證券化項目基本沒有。
在“真實出表”的情況下,租賃公司幾乎不再承擔租金資產的風險,轉而由投資者承擔風險。因此,“真實出表”往往代表市場對于租金資產或證券化交易安排的高度認可,有助于作為發起人的租賃公司和作為計劃管理人的證券公司提高市場影響力。
“真實出表”并非易事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租賃研究中心主任史燕平認為,融資租賃公司“真實出表”有兩大好處,一是緩解資本約束,二是優化財務報表。
按照商務部《融資租賃企業監督管理辦法》規定,融資租賃公司的風險資產不得超過凈資產總額的10倍。近年來,租賃行業資產規模增長迅猛,租賃公司的資本瓶頸已開始捉襟見肘。融資租賃企業要繼續開展業務,形成新資產,不僅需要補充資本金“開源”,還需要通過資產證券化“真實出表”實現“節流”。
“是否實現 真實出表 對于融資租賃公司財務報表的影響大相徑庭。特別是,獨立第三方和廠商系租賃公司籌資渠道有限,優化財務報表對其意義重大。”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如實現出表,資產負債表上現金或銀行存款增加,應收租金減少,應收租金周轉率下降,營運能力提高;如未能出表,資產證券化成為一種債務融資工具,資產負債表上現金或銀行存款增加,長期借款及短期借款均增加,應收租金不變,資產負債率上升,流動比率及速動比率下降,償債能力下降。
不過,實現“真實出表”并非易事。“在美國ABS市場中,有專業的獨立第三方機構對融資租賃資產和承租人風險進行信用評估,風險跟著資產走,從而實現風險 真實出表 。而國內ABS是以現金流來劃分優先級和劣后級,大部分ABS產品中,作為劣后級的租賃公司需要為優先級承擔風險。”李思明說。
李思明還補充道,一個資產包如果有幾百個承租人,國內又沒有專業且可靠的評估機構提供評級,投資人很難識別其中的風險大小,租賃公司不得不承擔相應風險來實現ABS的成功發行。
風險何以完全轉移
“合理設計增信方式、租賃業務的低違約率以及承租人高度分散化,可以幫助實現風險出表。”業內人士分析道,不過,增信方式的風險承擔機構必須是第三方機構。
以“遠東宏信(天津)1號”為例,盡管該筆資產支持證券使用了證券分級、超額本金覆蓋和外部流動性支持三種增信方式,但是,提供流動性支持的遠東國際租賃與遠東宏信(天津)均屬于遠東宏信有限公司合并報表范圍,三項增信方式承擔風險金額占發行總額18%。受訪業內人士認為,在遠東宏信合并報表層面,租金資產全都不能“真實出表”。
而從銀行間市場上第一家實現“真實出表”租賃資產證券化發行的“工銀一期”的案例上,可以發現除了使用證券分級、信用觸發機制和部分租金預付三種增信方式,“工銀一期”租金資產的承租人資信狀況很好,僅4家承租人——成都市公交集團、滿洲里達賚湖熱電公司、中鐵十九局集團、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均為國有企業,承租人的加權平均信用等級為AA-/A+(中債資信)。“承租人的優良資信水平是該項目得以 真實出表 的重要原因。”業內人士指出。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