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金融混業經營的發展,謀求全牌照已成潮流,各路資本都對“大金融”摩拳擦掌,恒大集團便是其中之一。繼申請網絡小貸牌照并控股老牌第三方支付公司后,恒大集團又向券商領域進軍。近日,有消息曝出,正在排隊申請牌照的恒贏證券股東大有來頭,其中一方面是恒大集團,這一券商的股東名單中還有“三馬”(馬明哲、馬云、馬化騰)旗下的眾安保險。
這個消息得到了廣州南沙金融局方面的證實,恒贏證券是由眾安保險、恒大集團和萬贏證券籌備設立的中外合資券商,不過三家發起企業的持股比例尚不清楚。公開信息顯示,證監會已于今年8月12日接受了恒贏證券的申請材料,目前正在審批中。
雖然目前恒贏證券的持股比例尚未公布,但是相較于其他排隊等待牌照的券商,股東云集地產大佬、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和香港專業券商機構的恒贏證券更受關注。業內人士表示,近兩年互聯網金融發展迅猛,擁有互聯網基因的股東拿到券商牌照后是否如保險業一樣,也會帶來互聯網+券商的革新值得期待。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閆創表示,該券商牌照年內獲批的可能性較大。除了企業股東實力比較強外,還滿足證券法及外資參股證券公司設立規則。據悉,該牌照是廣州南沙自貿區申請《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有關協議條款下的全牌照券商資質。
據了解,2013年內地與香港、澳門簽署了《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補充協議,允許符合條件的港、澳資金融機構分別在上海、廣東、深圳各設立一家兩地合資全牌照證券公司。同時,允許符合條件的港資、澳資金融機構分別于內地批準在金融改革方面先行先試的若干改革試驗區內,各新設一家兩地合資全牌照證券公司。從目前已獲批的券商公司來看,均是CEPA框架下的合資券商。
而恒贏證券股東之一的萬贏證券便是香港持牌券商。在券商人士看來,外資券商擁有的大量優質境外企業資源,有助于合資券商開展業務。
那么,緣何來自地產大亨的恒大會涌入券商領域?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薛洪言便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從國外大企業發展趨勢來看,涉足金融業務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主要轉型途徑之一。國內地產行業受人口大周期的影響,巔峰期已過,金融業務成為龍頭企業轉型的重點方向,在某種程度上也承擔著企業在長期內保持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任。數據顯示,2015年上市券商共實現營業收入3299.76億元,平均每家收入143.47億元,其中,不乏10倍增速者。券商業務的快速發展,對地產企業也具有較大的吸引力。
事實上,近年來恒大一直備戰“全金融”牌照,并積極擴容金融板塊,截至目前,恒大已手握銀行、保險、互聯網金融、消費金融、小額貸款公司五類金融牌照,并已成立了恒大金融集團來運作金融業務。一旦券商牌照到手,恒大距離“全金融”牌照又近了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在進軍“全金融”的路上,最重要的牌照有銀行、證券、保險、基金和信托五個牌照。“其中信托牌照可開展的業務范圍廣泛,又被稱做金融業內的‘萬能牌照’,屬于企業開展綜合金融業務繞不過去的牌照資質。”薛洪言如是表示。不過,在基金領域,現已成立的恒大金服已將基金銷售囊括在業務范疇當中。如此看來,“全金融”布局上,信托很可能是恒大下一步進軍的目標。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