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后,2016年9月1日,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發起、在騰訊公益樂捐平臺進行網絡募捐的“長城保護2016公募活動”在北京正式啟動。活動主題為“保護長城,加我一個”,這是文物保護領域第一次采用“互聯網+公益”的方式進行募捐。
在新聞發布會上,董耀會說:“著名的世界遺產、我們的萬里長城,保存狀況堪憂。以距今最近的明長城為例,明長城人工墻體長度為6259.6公里,目前保存較好的只有8%,保存一般的近20%,已消失的占到31%。”
董耀會介紹,本次募得的資金,將用于河北省寬城縣和遷西縣喜峰口長城段落、北京市懷柔區箭扣長城段落的本體修繕。
其中,喜峰口段長城已歷經五百多年,它由戚繼光督建而成,位于薊鎮長城中最重要、最精粹的位置。這里還發生過著名的“寬城阻擊戰”:國民革命軍29軍宋哲元率部在此阻擊日軍,以長城為掩護,與日軍展開三天三夜的殊死搏斗。用于喜峰口段長城本體修繕的資金,主要通過網上募集,輔以線下勸募,共修繕本體1050米,所需費用約為2300萬元,首期籌款目標為1100萬元。
箭扣段長城地形復雜、險峻雄奇,修繕費用約為1500萬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已領捐1000萬元。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劉曙光介紹,2005年,國務院批準了《長城保護工程(20052014年)總體工作方案》,中央財政10年累計投入19億元,修繕加固長城410公里、單體建筑1402處,設立長城保護標志1.8萬個。但在長城巨大的體量面前,保護力量依然薄弱,需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
兩段長城公募資金募集使用情況將在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微信公眾號和騰訊公益平臺上公示,接受社會監督。本次公募活動還設計了一系列讓捐贈者參與的活動,如邀請部分捐贈者燒制長城磚、攀登長城等,為捐贈者提供更多親近長城、了解長城的渠道。
從9月1日起,公眾可進入“保護長城,加我一個”活動頁面進行捐款,也可登錄騰訊公益,以及關注“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官方服務號了解活動進展、參與相關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