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小岳岳”岳云鵬在個人微博轉發一則公益眾籌活動信息,引發網友的關注。這項公益活動由岳云鵬發起,旨在幫助河南老家南樂縣一實驗小學的600多名小學生可以在食堂坐下吃飯,目前籌集的資金已過半數。
明星做公益,早已不是新鮮事,過去幾年由于傳統官方公益機構深陷信任危機而民間公益又由于諸多限制舉步維艱,公益事業發展并不理想,然而搭上眾籌的車后,公益事業也看到了一縷曙光。
公益眾籌——小平臺成就大公益
公益眾籌是近兩年公益慈善領域興起的新興事物。相比以往的籌資模式,發起人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公益機構,個人或企業皆可在眾籌平臺發起公益性的籌款項目,出資者對項目進行資金支持,并在項目成功后,獲得相應的回報。
瑞森德與眾籌網聯合發布的《2014中國公益眾籌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公益眾籌的籌款總額1272萬元。而2015年籌款總額達到3432.7萬元,最新公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公益眾籌的籌款總額已在1億元左右。
而根據民政部公布的社會服務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社會捐款共計4.2億元。公益眾籌雖然起步晚,但是這樣的發展速度讓人咋舌。
目前從事公益眾籌平臺的數量并不多,除了京東眾籌、淘寶眾籌、騰訊樂捐等傳統平臺,便是其他一些新成立的小平臺。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3月底,全國各種類型的眾籌平臺總共328家,其中公益眾籌平臺仍然為小眾類型,僅有12家。占據主導地位的騰訊樂捐是為數不多僅專注于公益眾籌的平臺,3月成功項目數達到913個,3月成功項目的籌資金額達3461.9萬元,參與投資人數達407.17萬人次。
互聯網給公益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渠道,隨著移動支付的被認同和普及,為“微公益”提供了迅速生長的土壤,同時由于微信等移動社交平臺的使用范圍擴大,使得“公益”的影響力可以通過移動互聯網“病毒”式的擴散。
除了支持“小岳岳”眾籌的板凳,房籌君曾經也為微信上轉發的公益項目進行了數額并不很多的捐款,甚至曾協助朋友為同事生病的孩子發起眾籌募捐……依靠朋友圈的轉發,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內就完成了預定的捐助額度,有的不僅成功得到了捐款,還引發了媒體的更大范圍的關注。
不難看出,公益眾籌的“零門檻”和靈活性成為更易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首先公益眾籌沒有門檻限制,一分兩分是情義,五百一千亦是心意,不會因為捐款多少而有區別對待。另一方面通過微信等移動客戶端進行的公益眾籌也拉進了捐助者和被捐助者間的距離,當被捐助者的遭遇打動了我,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在1分鐘內完成捐款,同時也可以將信息傳播給自己的朋友們。
隨著社會對“微公益”的認可和“微捐贈”群體的日益龐大,產生時間不長的公益眾籌也逐漸從量的累積成長為質的飛躍。
另外,通過網絡展示和電子支付,公益眾籌發起方得以隨時公布賬目以及項目進展,公益項目的公開透明程度與實施效率與傳統形式相比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公益眾籌——年輕人最愛的公益形式
當前在網絡捐贈平臺中,“80后”、“90后”成為網絡捐贈主力軍,在新浪微公益平臺、螞蟻金服公益平臺、淘寶公益網店各個渠道中占比均在60%甚至70%以上。其中,“90后”表現更為活躍。
前不久,人人網針對90后進行了大學生公益活動調查,共有1160人參與本次問卷調查,其中男生504人,女生656人。在1160位受訪者中,76.81%為大學本科在校生,11.9%為研究生,11.29%的受訪者已參加工作。
受訪者中表示曾參加過公益活動的有769人,占到66.29%。受訪者最愿意參與的公益活動是公益捐款和眾籌,選擇這項的人占到36.29%,位居第一。
網絡公益活動對于大學生的吸引點在哪里?31.21%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會支持關注的明星或網紅參與的公益活動,名人效應不可忽視;22.67%的人會非常理性根據需要投入的時間和金錢進行判斷;18.1%的人則會看有沒有朋友參與活動;13.1%的人會根據做活動的平臺來選擇是否參與;僅14.91%的人會根據公益活動對象本身來決定是否參加。
公益眾籌——傳統公益局限突破者
隨著互聯網的加速發展和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一個捐款箱和一個擴音器所代表的公益活動已經成為過去,而公益眾籌因為具有低門檻、高透明度、項目多樣化等諸多優點必將使傳統的公益活動、公益事業運行機制發生巨大變革。
當前國內的公益機構以官辦為主,公益資源也主要集中于官方幾大機構手中,然而受到紅十字會等一系列負面事件的影響,官方公益機構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且以企業為主要資金募集對象的官方公益組織與普通民眾接觸度并不高。很多人可能只聞其名而不知其行。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更“透明”和“接地氣”非官方的公益機構出現提供了契機,然而在現行體制下,民間公益機構從注冊到運營都面臨來自各方的困難。
安徽民間福利院中的孩子
多年前,房籌君曾經到訪一間位于安徽北部農村的民間福利院,這里收留的大多數都是因為先天疾病而被拋棄的孩子,在這里,比起孩子們的精神世界,資金和硬件設施更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當時在福利院里看到了堆積的棉被等物,記得負責人說這些都是各地捐助而來的,然而當時福利院最為迫切的需求則是很多需要手術治療的孩子的治療費用。同時這里位置偏僻且周邊經濟并太發達,孩子們更加渴望鐵門外的世界。(房籌君至今仍然記得當年離開時那些孩子擠在大門內依依不舍的眼神。)
北京一家民間福利院中的孩子
后來,房籌君因工作原因走訪過北京的一些非政府的福利院,里面的孩子或是先天疾病,或是失去雙親,那些本應在親人照料下的孩子成為了孤獨的精靈。即便這樣,對比安徽那家福利院,孩子們的物質生活條件確舒適很多。除了的各式新穎玩具和豐富多樣的課程設置,這里還有來自于世界各國的志愿者定期造訪,與孩子玩耍。
兩個不同地域民間福利院中孩子的床
兩地的福利院的差別不僅僅在于是否有明亮干凈的房屋和豐富多樣的玩具,更多的是在得到社會的關注和具備更高水平的運營管理能力。這里并沒有誰更“高尚”的區別,不管是在安徽還是在北京,福利院的建立者都是以“一己之力”給了眾多生命生存的權利,只是由于在不同的經濟和社會環境下,在北京這樣的城市總能獲得廣大欠發達地區所無法獲得的信息、關注和資源的支持。
民間福利院中的孩子
但是,互聯網下的公益眾籌恰好可以打破傳統公益的局限,所有地域的人都可以獲得相對平等的機會,無論近在眼前或是咫尺天涯,今天你可以為千里之外的需要救助的孩子捐款,仿佛他就在你身邊,他的故事你感同身受,他的命運息息相關。
公益眾籌——警惕眾籌變“眾仇”
近日,大連小伙尹峰重度燒傷后其同事通過網絡平臺兩天眾籌100萬元,家人在尹峰傷重離世后將捐款原路退回的新聞得到了很高的關注。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像尹峰的家人那樣。那些隱瞞受助人的病情進展、不退回全部捐款,或者僅使用了一部分,其余款項挪作他用,甚至還有人利用人們的愛心騙取錢財的人能否得到懲罰?公益眾籌在蓬勃發展中也面對來自道德與法律的雙重拷問。
據媒體報道,去年天津港爆炸,一名防城港女子謊稱父親爆炸中去世,獲得大量網友捐款;同樣是去年,一則“利辛女子因救人被惡狗咬成重傷”新聞引發社會關注,傷者家屬在短時間內收到善款70余萬。然而,該事件不久發生大逆轉:利辛女子并非救人被咬,而是被男朋友自家的養狗場被狗咬傷……諸如這種惡意騙取捐款的行為,當前主要是依靠各家眾籌平臺的內部的審查機制進行刪選。
今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將正式施行,對此,大連理工大學教授蔡小慎表示,慈善組織的管理將逐漸規范。然而,在目前這個過渡期內,由于虛擬網絡本身的快捷性、開放性、分散性和隱蔽性等交互方式,使得目前網絡善款的募集、管理與發放,依然存在監管盲區。面對捐贈人無償、自愿、義務的捐贈行為,有些受益人缺乏道德約束,出現了行為失范。
公益眾籌——收費合理嗎?
公益眾籌發展道路上還有一個坎就是收費的問題。被冠以“公益”頭銜的眾籌仿佛應該與收費無緣,人們更樂意把公益眾籌平臺等同于公益機構。當前包括騰訊樂捐、淘寶眾籌等平臺在進行公益眾籌時,都不會額外收費。但隨著公益眾籌平臺的增多,有不少的平臺也開始收費,比如輕松籌收取2%的提現手續費。
目前國內說公益沒有問題,但一旦涉及收費標準,便免不了口舌之爭。我們知道各個公益基金的運作都是有其成本的,《慈善法(草案)》的修改稿中也有過爭論公益基金的管理費用到底是10%還是15%亦或是其他數字。
壹基金一直被認為是運營最為成功的民間公益基金之一,尤其是在紅會遇到信任危機時,也有人建議壹基金“零成本運營”,然而李連杰卻認為“零成本運營的公益基金對整個中國公益界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他直言,當初,壹基金成立時,確實可以讓大企業將幾百萬的運營成本分攤,做到零成本的基金,雖然短線漂亮,但不可持續。
公益眾籌平臺亦如公益基金,平臺的正常運作都是需要成本的,一方面有客觀存在的硬件成本,另一方面,人才則是公益基金和公益眾籌平臺良性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可能在紅會危機后,民眾對公益組織的運營成本談虎色變,希望所有的公益機構都是零成本運行,但是試想在沒有任何收益的公益基金或者眾籌平臺如何才能吸引優秀的人才,一個沒有人才的機構如何能夠正常發展下去呢。
國外成熟的公益眾籌平臺,其本身也會收取3%至5%的費用。因此對于公益眾籌的收費不在于多少或者收不收,而是這筆費用是否合理和值不值的。如果一個公益平臺能夠提供優質的服務,無論是捐款者還是被救助者都認可該平臺的公信力和執行力,那么這筆費用就是值得的。反之就需要談論了。
有人認為,像騰訊樂捐、淘寶眾籌這些平臺的公益項目,因為背靠大企業,其本身就不需要盈利,沒有盈利目標。但是正是由于這些平臺是依靠其他業務的收入補貼了公益眾籌的成本,因此可以做到“免費”,但并意味著其真正是“零成本”。
對于一些新興側成長型公益眾籌平臺,如果沒有平臺運營費用的支持,則很難獲得良性的發展,畢竟公益眾籌平臺不是慈善機構,不可能無成本運營甚至倒貼,作為商業平臺是有其運營和發展需求的,只有自身發展壯大才能為社會提供更高的公益服務。但是,收費的前提則是這筆費用的合理合法以及物有所值,相信在這樣的前提下,公益眾籌的投資人應該是不會拒絕支付這樣的費用的。